红旗漫卷

2019/08/19  浏览量:     

  编者按:

   张家界市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市委党史研究室共同组织编写的《红旗漫卷---张家界红色记忆》是我市首部集中反映张家界革命历史的著作,图文并茂,夹叙夹议。全书笔墨集中于1927年至1936年10年间,以贺龙率领张家界儿女参加南昌起义,党组织领导创建湘鄂边根据地、湘鄂西根据地。黔东特区。湘鄂川黔根据地以及红二方面军战略转移为主线,全景式地展示了张家界作为革命老区波澜壮阔的历史。从张家界有史以来人文蔚起到近代张家界仁人志士追随孙中山投身民主革命;从贺龙挥师北伐到5000名张家界儿郎参加南昌起义;从湘鄂边、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到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壮大;从根据地的各项建设到土地革命;从红二、六军团会师到告别苏区父老乡亲实行战略转移,展示了张家界昨天经历的苦难辉煌,反映了红二方面军长征走过的艰辛。本书跌宕起伏,内容丰富,研究扎实,富于情感。对于弘扬老区精神、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提供生动教材;对于传承张家界红色文化与历史、凝聚张家界发展优势和动力搭建独特载体。在建国七十周年之际,谨以此书用连载的形式分享给大家,祝福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

  三.罗峪整编与工农革命军第四军艰苦转战

   ★桑植起义后的艰苦斗争

  桑植起义使国民党反动派极为恐慌,蒋介石迅速调兵遣将,从四面八方向桑植扑来,企图扼杀工农革命军于摇篮之中。4月15日,国民党独立十九师师长 陈渠珍急令向凤翔、姜文周两个团,配合 国民党四十三军龙毓仁旅向工农革命军疯狂反扑。工农革命军奋起反击,但由于起义部队刚刚组建,未经过严格而系统地训练,承受能力较差,战斗力不强,双溪桥、梨树垭两次战斗失利,县城和洪家关相继失守。为保存革命力量,工农革命军被迫退到凉水口 、罗峪一带休整。为迅速恢复部队,周逸群、贺锦斋等在原地指挥部队,迎敌作战。贺龙带卢冬生等到仓关峪、蹇家坡、鹤峰的堰垭、红土坪等地扩充队伍,筹集军饷。敌人乘势进逼,苦竹坪一战,革命军再受重创,大部失散,周逸群险遭不测,与贺龙失去联系。此后,周逸群转移到湖北沙市、石首一带开辟根据地,进行武装斗争。革命军佘部转人白果垭、罗峪一带深山老林中,与敌人周旋。

  贺龙得知起义军再次失利后,急忙赶回罗峪,召开紧急会议,决定避敌锋芒,分散活动,以利再战。接着,敌人四面搜山“围剿”,工农革命 军风餐露宿,日奔夜转,处境十分艰难。5月初,交通员叛变,部队损失惨重,贺龙几遭不测,只得转移到桑鹤边界的红土坪、白竹坪等地隐蔽。

  在红土坪、白竹坪隐蔽期间,贺龙认真分析了工农革命军举事失利的经验教训,找出了起义部队受挫的原因,深刻认识到用旧的封建关系建立的革命武装,不经过彻底改造是经不起风浪的。在湘鄂边主要是发动农民起来革命,依靠群众建立的革命武装才是巩固的,也才有战斗力。旧军队可以利用,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加强思想改造,并在他们中间要配备一定数量的经过斗争考验的骨干发挥带头作用,以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使他们能够自觉地为人民革命事业而战。这些认识,在当时实属难能可贵,也为后来的几次整编打下思想基础。

  为了坚持斗争,贺龙决定主要负责人分头活动,派贺锦斋、王炳南回桑植收集失散部队(李良耀与鹤峰党组织联系;贺英、谷大姐即谷德桃)负责安置伤病员和家属(贺龙、卢冬生)等人到鹤峰走马坪和慈利官地坪等地,利用社会关系进行活动,筹集枪弹粮饷,扩大队伍。

  5月中旬,工农革命军汇集400佘人,并得到谷岸峭、向虞卿、田少梦、于章如等支援的一批枪弹粮药,部队元气稍复。6月25日,工农革命军挥师南下,到小埠头葫芦壳设 伏,截击西撤龙山之国民党龙毓仁旅后卫。一举歼敌100余人,活捉敌参谋长张策,缴枪百余支和大批弹药。小埠头之役,是工农革命军第一次打败国民党正规军,士气大振。不 久,贺桂如团、文南甫支队前来与主力汇合,工农革命军发展到1500人。29日,复占洪家关。

  此时,形势又发生急剧变化。国民党统治集团内部各派的矛盾暂趋稳定,从而铺开了全面的“清乡”“围剿”。湖南的“清乡”“围剿”重点放在桑植和石门太浮山。陈嘉佑的十四军和陈渠珍的独立第十九师对桑植形成包围之势。

  7月1日,湘西北特委和中共桑植县委正在洪家关召开群众大会,组织群众准备进行土地革命。由姜文周、陈策勋指挥的独立十九师两个团和桑植团防从杜家山、双溪桥、梨树垭、南岔等方向偷袭洪家关。为保证主力部队和群众迅速转移,贺锦斋与李云卿率部顽强阻击。由于敌军众多,火力很强,正面战场失守;师长贺锦斋身负重伤,团长李云卿阵亡(部队损失570余人,洪家关被敌军占领。工农革命军撤至内半县的鸭儿池、谷罗山一带,与活动在仓关峪、鹿儿口的贺文渊、滕久元部会合,转移到内半县一带及桑鹤边界的深山老林中隐蔽休整。

  ★成立中共湘西前敌委员会

  中共湘西北特委书记周逸群被迫转移到鄂西开辟工作以后湘西北特委2名委员只剩下贺龙一人在湘西地区领导开展武装斗争。加上工农革命军几次受挫,湘西北党的工作几乎陷入停顿状态。为加强对湘西地区党的工作统一指挥,1928年5月,中共湖南省委决定将活动于桑植的中共湘西北特委与活动于常德的中共湘西特委合并为中共湘西特委,并在工农革命军中组建中共湘西前敌委员会(以下称“湘西前委”),管辖工农革命军及所在地区党的工作。7月上旬,中共湘西特委派特委委员、原负责湘西北地区工作的陈协平到桑植传达省委指示,参加前委工作。与此同时,中共湘鄂两省党组织陆续向工农革命军派来一些领导骨干。其中有临澧县党团混合特支书记汪毅夫及邓侠清、张一鸣,参加南昌起义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团长刘达五、罗统一,以及曾任北伐军第二军政治部秘书兼第四师党代表、湖南省军委书记黄鳌等。湘西前敌委员会随即成立,贺龙为书记,陈协平、李良耀、贺锦斋、张一鸣为委员。

  湘西前委吸取桑植起义后所经历的挫折与教训,着手进行党的组织建设和部队的整顿。前委认为:工农革命军几次严重失利,客观上是敌我力量悬殊,但主观上有几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一是党的领导力量和政治思想工作薄弱;二是部队没有铁的纪律,整体观念淡薄,违法乱纪现象时有发生;三是部队军事素质差,作战能力不强。因此,前委决定:“(一)原有部队必须渐进的予以彻底改造,故加紧下级干部和士兵训练工作,同时吸收进步士兵为党的中坚分子;(二)扩大土地革命和苏维埃政权宣传,掀起广 大的农民起来斗争;(三)红军停滞在桑植,于政治的作用太小,挨子弹的补充稍足时,我们必须开到石门发展,扩大游击战争,同时向常德取包围形势。

  ★罗峪整编与工农革命军第四军诞生

  根据上述决定,湘西前委在桑植罗峪对部队进行集中整顿。在政治思想教育中,一方面以启发干部战士的政治觉悟为主要内容,并且在大队以上设党代表,连队建立党支部,又先后发展士兵党员40多人,加强了部队的党组织建设;另一方面对部队进行严格的组织纪律教育,重申铁的纪律,对违法乱纪者进行严肃处理。部队由于成份复杂,湘西前委在实施士兵训练和土地革命宣传过程中,碰到习惯势力的阻 碍,有些下级军官公开抗拒。湘西前委成员贺锦斋对此有所迁就,主张不要在自己家门口打土豪。为了严肃党纪军纪,湘西前委严厉批评了贺锦斋的错误,并给予留党察看和撤销前委委员的处分。同时,湘西前委还加强部队的军事整训,部队作战能力得到较大提高,从而使土地革命宣传活动得到广泛开展,农民运动也有较大的进步。桥自湾、罗峪等地先后成立农民协会,动员不少贫苦群众参加了工农革命军。

  湘西前委对部队的建制进行统一改编。1928年8月 1日,在贺沛卿家里将工农革命军正式改称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贺龙任军长,恽代英任党代表(未到职),黄鳌任参谋长,陈协平任秘书长。下辖 1个师,贺锦斋任师长,张一鸣任党代表;2个大队,王炳南、滕树云分任一、二大队长;4个支队,贺炳南、文南甫、贺沛卿、王湘泉分任支队长,朱炳章任特务连长,汪毅夫任宣传队长。接着,召开整编大会和举行纪念八一南昌起义一周年大会,号召全体官兵发扬南昌起义精神,英勇奋战,不怕牺牲,争取桑植起义的彻底胜利。

  通过罗峪整编,保证了党对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的领导,提高了部队的政治素质和军事素质。这是桑植起义从失利逐步走向胜利一个关键性的大转折,是工农革命军从幼稚走向成熟,从单纯的军事行动逐步走向政治工作、群众工作、军事工作相结合的新阶段,对红军和根据 地的发展与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

  ★工农革命军第四军艰苦转战湘鄂边

  罗峪整编后,湘西前委根据湖南省委和湘西特委的指示,除留下部分队伍坚持桑植的斗争外,为策应石门南乡起义,配合石门、临澧、常 德、桃源等地开展的革命斗争,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主力于1928年8月 25日到达石门西北重镇磨市。前委立即与中共石门县委取得联系,得知南乡起义失败,便与地方党的负责人召开联席会议,决定发动石门西北乡暴动。这时,湖南军阀调集上万兵力向工农革命军第四军进攻。9月7日,工农革命军 第四军回到渫阳。当晚,军部遭敌军袭击,军参谋长黄鳌被敌流弹击中壮烈牺牲。当工 农革命军退至泥沙时,又遭敌军袭击,师长贺锦斋率部掩护主力部队和贺龙等一大批党的重要干部突围,英勇牺牲,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损失惨重。贺锦斋牺牲前给胞弟贺锦章写下家书,表达出“吾将吾身献吾党,誓为人民灭豺狼”的英雄气概。这位文武双全的儒将,牺牲时年仅27岁。

  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主力东进石门期间,留守桑植的部队也遭到敌人残酷“追剿”。在桑植外半县坚持斗争的贺满姑(贺龙的胞妹)不幸于 1928年8月中旬被捕,敌人威逼利诱,施尽各种酷刑,她宁死不屈,9月19日在桑植县城校场坪英勇就义。

  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在石门两战失利后,部队由1500余人减少到 200余人。前委率部队日夜行军,转移到鹤峰、桑植交界的走马坪和堰垭一带。国民党部队又联络桑植、慈利、石门、鹤峰、宣恩、咸丰等10多 个县的地主武装和团防武装,从四面八方包抄而来。11月初,敌陈友丞 部秘密赴桑植金藏,防堵工农革命军南移。11月2日,敌独立十九师姜文周、余承俊两个团分两路由白竹坪和三合街“进剿”红土坪。工农革 命军被重兵包围。经顽强突击,始出重围,兵员再减。湘西前委决定部队由贺龙、王炳南分散带进桑鹤边界的四门岩、沙道沟、雪落寨、红土坪等地的原始森林中,与敌周旋,坚持斗争。

  在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处在异常艰难的隐蔽时期,由于敌人严密封锁,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贺龙和前委派卢冬生赴上海汇报,派张海涛、陈石青到湘西、鄂西寻找党组织;中共中央和湖南省委也先后派出4批党和军事干部赴湘西 寻找贺龙和工农革命军,均未如愿。正值隆冬严寒,战士们身着单衣,忍受着无粮无药的煎熬,住岩洞、吃树皮,饱尝艰辛。期间,为减轻部队军事压力,贺龙主动隐退,把总指挥的担子让王炳南担任,党务工作由陈协平负责,自己秘密指挥。这一措施, 有效的麻痹了敌人,对尽早结束这场“围剿”与反“围剿”的局面起到积极作用。在那段艰苦至极的日子里,前委团结全体官兵,利用崇山峻岭作掩护,神出鬼没地打击敌人,使敌人“围剿”落空,只好望山兴叹,并于 11月初撤退。在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处于极度艰难的关键时刻,在桑鹤边界梅坪一带坚持打游击的贺英闻讯,带领60多人的游击队员给部队送来一批布匹、棉花、弹药、银元等急需物资。同时,还带领7个裁缝和几个弹花匠,为指战员日夜赶制棉衣和棉被。贺龙在回忆这段历史时说正当工农革命军处境极端不利的时候,贺英同志忽然来了……在我们离开洪家关以后,她就一直在湘鄂边界地区依靠群众坚持斗争。虽然我长时间没有和她联系,但她却在时时关怀着我们,很了解我们的情况。在她知道工农革命军陷人困难境地的时候,她带着一批洋布、棉花、子弹和银元,向我们伸出援助之手。这真是雪里送炭,战士们怀着感激的心情,接受了她的帮助。因为当时环境不好,我们穿上棉衣以后,就打算离开本地。临走时,贺英又嘱咐我们说:部队里有党员,又有团员,应该好好整顿一下,有个中心。”。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