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市革命历史人物:贺龙

2021/12/08  浏览量:     

  贺龙,原名文常,字云卿,1896年3月22日出生,湖南省桑植县洪家关人。贺龙从小饱受饥寒之苦,埋下了仇视豪强、反抗压迫的种子。14岁加入骡马帮,行走于湘鄂川黔山区。他早年向往革命,拥护孙中山的革命主张,18岁参加了中华革命党,在桑植、石门做兵运工作。1916年,他领导湘西暴动,攻打石门,后在桑植县讨伐袁世凯的民军中任总指挥。他为了反对苛捐杂税,两把菜刀闹革命,夺取反动派的武器,投入了反帝反封建的武装斗争。1922年4月入川以后,贺龙兼任川东边防军警卫旅旅长、四川陆军第九混成旅旅长、四川讨贼军第一混成旅旅长。

  大革命时期,他积极参加北伐战争,历任师长、军长,屡建战功,是当时国民革命军中著名的左派将领。1927年蒋介石背叛变革命,在革命处于低潮、我党处境极端艰险的情况下,贺龙依然坚决站在共产党和革命人民一边,在党中央代表周恩来领导下,率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英勇地参加了南昌起义,担任起义军总指挥,并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南昌起义部队转战进入广东汕头失利后,贺龙请求中央同意他回到湘鄂西,同周逸群等同志组织革命武装。1928年2月底,贺龙、周逸群等到达桑植,迅速聚拢了3700多人的革命队伍。4月2日,贺龙等领导发动了著名的桑植起义,随后掀开了创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历史篇章。1934年10月,贺龙、关向应率领的红三军与任弼时、萧克、王震率领的红六军团会合后,开展湘西攻势,粉碎敌人的“围剿”,歼灭了整师整旅的敌人,有力地配合了一、四方面军和其他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创建、发展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

  1935年11月,任弼时、贺龙等率领红二、六军团撤离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蒋介石调动大批军队围追堵截。红二、六军团“欲进贵州,先入湘中,巧调敌兵,择机入黔”,“乌蒙山回旋”,“普渡河转兵,佯攻昆明,横扫滇西,巧渡金沙江”,书写了贺龙在长征军事指挥上的三次“神来之笔”。1936年7月,红二、六军团到达甘孜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贺龙与朱德、任弼时等同志一起,旗帜鲜明地同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的错误作了坚决斗争,维护了党的团结,促成了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

  抗日战争时期,贺龙和关向应等同志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的战略方针,深入敌后,放手发动群众,扩大抗日武装,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开辟了晋绥抗日根据地,历任一二○师师长、冀中军政委员会书记、晋北军区司令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员、晋绥军区司令员等职。1945年6月,在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上,贺龙当选为中央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贺龙任西北军区司令员、西北局第二书记。他坚决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为人民军队的创建、发展、壮大,为人民战争的胜利,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建立了丰功伟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贺龙率第十八兵团、第七军等部,突破敌秦岭防线,由陕入川,协同刘伯承、邓小平“二野”进军大西南,解放成都。1950年初,任西南局第三书记、西南军区司令员,同刘伯承、邓小平等妥善处理起义、投诚、被俘的90万国民党军政人员,清剿残匪85万余人,建立10万人的地方武装和80余万的人民武装自卫队,受到毛泽东主席批示嘉奖。1950年7月,贺龙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10月,挥师昌都,促进西藏和平解放。1952年11月,被任命为国家体委主任及中央人民政府劳动工资委员会主任。1954年6月,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9月在全国首届人民代表大会上,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体委主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次年9月,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1956年9月,出席中共八大,被选为中央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委员。1959年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兼国防科工委主任。1964年,负责主持军委日常工作,与叶剑英、罗瑞卿等在全军开展大练兵大比武活动,坚持野战军、地方军和民兵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加强国防设施建设,开展屯垦戍边,为增强国防力量,建设现代化革命军队及开拓新中国体育事业,贡献卓著。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贺龙受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政治迫害,1969年6月被迫害致死。1974年中共中央为其平反。1982年中共中央重新为之彻底平反昭雪,恢复名誉,并给予高度评价:他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革命的一生,光辉的一生。重申他是我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卓越的军事家,我军的创始者之一,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贡献。